首页
> 诉讼指南 > 诉讼常识 > 民事诉讼
我能委托哪些人代我参加诉讼?
发布日期:2015-01-20 字号:[ ]

   

诉讼代理 

――打官司可以请人代理 

1当事人不能或难以亲自诉讼怎么办? 

如果当事人不熟悉法律规定、或未成年、或没有时间等等,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当事人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如何诉讼? 

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必须由其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 

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是其父母。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朋友可以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包括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与精神病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朋友。 

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3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哪些人代理诉讼?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4有关社会团体推荐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公民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社会团体属于依法登记设立或者依法免予登记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 

2)被代理人属于该社会团体的成员,或者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位于该社会团体的活动地域; 

3)代理事务属于该社会团体章程载明的业务范围; 

4)被推荐的公民是该社会团体的负责人或者与该社会团体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 

专利代理人经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推荐,可以在专利纠纷案件中担任诉讼代理人。 

5诉讼代理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哪些材料? 

诉讼代理人除了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外,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一)律师应当提交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证明材料; 

(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应当提交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基层法律服务所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证明材料; 

(三)当事人的近亲属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委托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当事人的工作人员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与当事人有合法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材料; 

(五)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推荐材料和当事人属于该社区、单位的证明材料; 

(六)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应当提交身份证件和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七条规定条件(即本指南第4条)的证明材料。 

6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同时委托几个人代理诉讼? 

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2人代理诉讼。 

7委托代理人有权代理哪些事项? 

委托代理人代理权限有以下两种: 

1)一般代理权限:代理人只能进行一般性诉讼权利的代理,如代理起诉、提供证据等; 

2)特殊代理权限:与实体权利联系紧密的诉讼权利或特别权利,如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如果授权委托书中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时,视为一般代理,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 

8当事人是否需要亲自参加开庭?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后,本人可以出庭参加诉讼,也可以不再出庭诉讼,但是离婚案件当事人,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